「外化問題」的實際運用 – 助孩子化被動為主動地解決問題
讓孩子為困擾他的情況改一個名字。
這可讓孩子由被問題困擾的被動角色轉變做為問題命名的主導角色,
助他增加掌控感。
孩子的世界充滿想像力和創意力,
父母可以和孩子玩遊戲,說故事和做話劇。
透過提出問題,讓孩子和困擾他的問題對話,
從中助孩子表達感受,建立勇氣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外化問題」的問句例子,
家長可發揮你們的創意問孩子不同的問題,
重點是不要批判孩子的答案,接納他此刻的狀態。
假設孩子為令他保持緘默的問題改名為「黑影人」:
1. 「黑影人是什麽樣子的?」
作用:讓孩子形容或畫出黑影人,能把問題視覺化和具體化,幫助他和黑影人對話。
注意:嘗試用自己的想像力,像玩遊戲般問孩子,過程中可以自然地表現出不同表情,如:驚訝,擔心,這有助孩子投入幻想世界和減低焦慮壓力
2. 「黑影人現在在那兒?」
作用:評估和了解孩子在什麽環境中會被黑影人影響
注意:可以請孩子說出或指出黑影人所在位置
3. 「黑影人什麽時候會走近/走開?」
作用:了解什麽情況下問題對孩子的影響會增加/減少
4. 「如果黑影人是你的朋友,你想怎樣幫助他啊?」
作用:讓孩子的角色由被幫助轉為幫助別人,增加能力感;由對問題感到乏力無助,變成積極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答案可能已在孩子心中
5. 「不如你同黑影人講:『請你走到枱的另一面,不要站在我隔離』」
作用:助孩子增加勇氣,與黑影人對話,轉為主動角色,逐步減少黑影人對自己的影響
家長們可試試這些方法呢~開頭未必習慣~
但後來會發現這方法的效果和享受用孩子眼光看世界,
和孩子玩遊戲說故事啊~
歡迎分享你們試後的感覺啊 : )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