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無限多
關於孩子沒有心機溫習/溫了成績也不理想的各種原因已在上篇文章分享了。
除了補習外,孩子更需要什麽呢?
1. 【我見唔到希望】=>【信任和欣賞的力量】
若果換了是你,在工作間/家庭中,做什麽也被否定/說你愚/不能達到別人要求的話,你還會想努力嗎?
孩子處於建立自我價值和形象的重要階段!若果身邊人給予他們信任,鼓勵和欣賞,他們的生命會不再一樣!
別小看信任和欣賞的力量,筆者近日最感動的事便是看見一名從小被人看扁的青少年因著身邊老師和父母對他能力的肯定,由全班最尾,考至全班第一。當中要付出很多努力才可有這大躍進呢!這份努力的原動力,就是源自別人對他的信任,願意花時間鼓勵他肯定他。我相信你也可以成為支持孩子,給孩子希望的那個人呢!
除了學業方面,同樣需要關注他其他層面的長處和美好的特質呢!否則孩子會暗暗懷疑自己的價值:「父母是愛我的分數,還是愛我這個人呢?我是一無事處的傢伙嗎?」
2. 【讀黎為乜?】=>【擴闊孩子的生活經驗,為自己定立目標】
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才會去思考為什麽要讀書!孩子提出這問題,不一定是希望由我們來解答他。因為我們的答案不等於孩子的想法。難道你答他讀書為了入大學,便能解答到他的疑問嗎?
有時,孩子這樣問,只是希望有人願意聆聽他讀書的辛苦和壓力。增加孩子的生活經驗,多和他探索自己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便會創造出「讀書的意義」。
3. 【我唔知點學啊】=>【五官學習法,提升學習技巧】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給他時間,讓他模索出對他來說最有效的學習模式吧!無從入手嗎?
可以嘗試一下五官學習法。總有一個適合他呢!
對視覺較敏感的孩子,便運用圖像/顏色幫助理解;
對聽覺較敏感的孩子,或許喜歡邊聽音樂邊溫習(不要以為他們聽歌便是不專心的表現啊);
有些孩子需要運用手腳幫助記憶,便會喜歡走來走去溫習(不要在這時叫停他,要他乖乖坐著看課本啊);
有些需要喊叫,哼歌,大聲讀出來,自言自語才能學習;
又有些需要把東西看一篇後,再用自己文字從新寫出來,才能把知識消化和內化。
4. 【我聽唔明睇唔明啊】=>【肯定過程中的努力,而非著重成果】
現實就是這樣,付出和收獲未必成正比!多肯定孩子過程中的努力和付出,少看孩子的成果。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無數次挫敗中再次站起來,磨練出堅毅和努力的性格。只看成果,只會讓孩子挫敗得不想再努力。
5. 【我無辦法專心學習】=>【心情,社交,健康,家庭狀況也是影響孩子學習的重要因素啊!】
大人在一星期中工作七天,也會崩潰啊。讓孩子每一天,每個星期也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吧!培養自己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見他們的朋友,把壓力抒解出來,他們才能專注學習呢!
很多時,我們無需解決孩子的問題!只要在他們需要時,當他們的聆聽者,肯定而非壓抑他們情緒的表達,已經很足夠了。鼓勵孩子建立能支持他的網絡(能放心分享,彼此支持的朋友或前輩)當然更好!另外,家中爭吵不休,也是孩子最大的煩惱和壓力來源啊。關心自己,以及自己和另一半的關係,便是給孩子最大的禮物。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