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8月, 2014 起發佈的文章

青少年激心的行為背後,卻是成長的象徵

圖片
近來,常用親密關係探索卡來促進家庭成員間的溝通和諒解,開放聆聽彼此對關係和對方的期望。     學業常常成為親子的戰場,但原來回歸基本,家長對孩子的最大期望其實是身體健康和有正面的人生觀。 當孩子越來越大時,越來越想追求個人的空間,有商有量的溝通和父母的信任。 青少年的渴求常給予父母「有無有翼識飛啦」、「當屋企係酒店」、「唔尊重父母,無大無細」的感受。 但想深一點, 當孩子表達和自己不同意見,想用自己方法解決問題,想自己安排自己時間時,他就是在成長了。在一步步地建立著自我的形象和自信心,發展自己解決問題和安排生活的能力,學習和人在分歧中找出共識。 縱然家長會覺得孩子做得不夠好,不夠快,不夠整齊,這正因為他們在 " 發展 " 的階段。 激心的行為,卻是成長的象徵,需要父母耐心的引導呢。

相依為命 . 孩子對單親媽媽的心聲

圖片
相中為孩子的期望。 孩子不是期望媽媽 ... 給予他自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尊重他交朋友的選擇和想媽媽放下責備他,讓他可放鬆自在,孩子的期望是指向他的單親媽媽 ... 「我想媽媽活得輕鬆自在,我會努力讀書,最後結果係讀得好定讀得差都係我自己既責任,唔想媽媽擔心埋我果份。同埋想媽媽認識多 D 朋友,有自己既社交生活,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 親子情感就是這樣互相感染著。當媽媽很著緊孩子時,媽媽以為自己沒有表露到焦慮和壓力,孩子卻因感受到媽媽的期望和焦慮而感到很大壓力。 單親媽媽習慣了生活圍繞著孩子轉,但孩子心裏卻擔心著媽媽沒有了自己的生活和快樂,希望媽媽找回自己。 這是不少來自親單家庭的孩子的心聲。 媽媽們,你的生活快樂嗎? 你的快樂,也是孩子的快樂。